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支持推广《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alt text is missing

航空器上涉及化学、生物、放射、核(化生放核)材料的恐怖主义行为和其他犯罪行为仍然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为遏制这一威胁,《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2010年《北京公约》)将从民用航空器上非法释放或排放任何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和核武器或类似物质以及在民用航空器上使用或针对民用航空器使用这些武器或物质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联合国大会授权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协助会员国加入和有效执行2010年《北京公约》,该公约是构成国际反恐法律框架的十九项文书之一,其中七项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化生放核恐怖主义问题。 

 

因此,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最近参加了国际航空法条约讲习班,该讲习班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民航组织)法律事务和对外关系局组织,新加坡民航局主办,于2023年12月12日至14日在新加坡航空学院举行。40 多名民航和政府官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来自国际民航组织、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航协)、新加坡民航局和私营法律部门的专家就民航问题包括新出现的民航威胁作了专题介绍。

 

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在其专题介绍中着重述及《北京公约》与其他化生放核反恐文书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540号决议有关的化生放核方面,以及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现有的立法和技术援助工具。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还参与了关于2010年《北京公约》历史的讨论,特别是其与其他相关化生放核文书有关的发展情况。

 

这次活动借鉴了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与国际民航组织以往的合作,包括国际民航组织协助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制定关于“打击化学、生物、放射、核恐怖主义国际法律框架”的反恐法律培训课程(模块6),以及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2020年关于打击生物恐怖主义国际法律框架的在线活动。